首页 > 国内网站 >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锁定
主办: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网站指数
2023-5-21 19:53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3-8-19 20:59
最近更新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网站详情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简介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始创于1958年,地处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区位,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一所服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广东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2015年初,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中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番禺中医院军民共建医院相继挂牌,进一步加强医院与外部资源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医院年门急诊量933,892人次,出院20,282人次,编制床位数828张,开放病床716张。2019年2月26日,番禺区中医院与化龙医院正式组建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2020年7月,我院成为湖南医药学院的教学医院。 d4~,c04~6TY3~8Z

医院近远期规划 j3~8EC6~6VE3;6L

在番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于2009年底划归番禺区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增加了六倍,扩大到30555.3平方米。医院改扩建项目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规划,目前重点开展近期规划建设(东院区改造),近期规划建设以800张病床的规模进行立项,总建筑面积约103459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34亿元。新大楼落成后,全院总床位1200张,中远期规划正在做规划控制工作。 Z57dY,.7BT8;8b

一、特色优势 x2?4iC2~1KV,=7y

医院坚持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坚持继承与创新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中的特色优势,逐步形成以骨伤科等重点专科带动医院各学科全面综合发展的医疗格局。逐步从“大专科、小综合”向“强专科、大综合”的方向转型发展。 I7=1Rg9:,LQ9:9x

1、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 N,=60t9-2lY7;8Y

目前,全院共23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病种91个,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在门诊部、住院部分别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中医综合治疗室等,进一步将中医药特色服务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 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在凸显中医药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内、外、妇、儿、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目前也形成了综合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E3:,Vc4;,ft73M

成立名中医工作室 i22Hz7?6gA8=6R

首批进驻 “名中医工作室”的5名中医专家,均来自省内外知名的中医院,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广东省名中医黄衍寿教授,湖南省名老中医张正元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何羿婷教授,名中医陈伟刚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唐咸玉导师。 y5.7Kj5!7Ke,.2i

加入了“广东省中医医联体”,以及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的岭南中医急诊、脑病、肺病、皮肤、膏方等医疗联盟,与该院乳腺科组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中心番禺分中心,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吴祖春教授带领的生殖团队开设中医助孕门诊,以及等途径向名老中医专家借脑。 c8?1Zz8=8GR4?7D

2、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 L3!1SX1;,Rb2-9V

我院治未病科成立于2008年,现有医护人员8人,其中,副主任2人,硕士研究生5人;配备有四诊仪等42项设备,开展针刺、推拿等14项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具有规范的治未病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 r7;6sN1?4px8-3Z

2020年,我院治未病科就诊人次约2.5万人次。目前,开展治未病体质辨识率达到80%以上。我区初步建立起以我院治未病科为核心,全区16间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未病诊室为末网点的治未病网络,以老年人、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中医药适宜技术、食疗药膳、气功导引等特色方法,开展中医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全区重点人群管理覆盖率已超45%。 x16ho2?9Zo2+1B

Q,:1OQ8=6PW2=5c

运用现代化的“四诊仪”(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通过对检测者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采集与定量分析,可辅助中医临床医生为检测者提供体质辨识、疾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的“治未病”服务。 T3~8MB5;7LV6=1h

2017年4月起开展传统膏方特色服务,先后推出包括固本培元膏、阿胶养血膏、九种体质调养膏方等44种膏方,通过膏方展现中医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理念,深受群众欢迎。每年举办的番禺区中医院膏方文化节暨番禺区中医药大型义诊活动深受好评,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 J27Wa8.9io3:5n

3、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E6~7qI8;6Sg6=1z

康复科设有独立的病房区和康复治疗大厅,病区现有2个,病房设置床位86张;康复治疗大厅面积850㎡,内设医生诊室、康复评定区和传统中医药等5大治疗区,配备包括物理、运动、作业、吞咽、言语及认知等先进康复设备,能够开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等多种中医药疗法。 D6,hu,?9EP,;,z

二、优秀的人才队伍 h85nJ6.6dI6-7k

医院员工1313人,医药技护人员1067,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35人,博士7人; z1?8co6+8be9:3z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91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27人; s1-9iU7.2KX9;9x

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 O,4fg,.,aN9!2j

任湖南医药学院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24人。 c9.6ue6.3AQ,8t

三、先进的医疗设备 S4+4Xu8,Se3.4C

医院医疗设备总值2亿多元,拥有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Ingenuity型64排CT机、西门子Ysio型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机、Cios Connect型移动式C形臂、日立阿洛卡ARIETTA 70型高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美国眼力健SOVEREIGN Compact型超声乳化治疗仪、Cobas8000(c70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奥林巴斯CV-260SL型电子胃肠系统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中医类医疗设备齐全,达13类58种。近两年,医院共投入300万元建设膏方调剂室及购买“治未病”相关设备。 y6-1or3!5RN7.1n

四、健全的学科设置 q2;3Dl6=6oe8=6V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现有临床科室35个: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推拿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麻醉科、口腔科、肿瘤科、疼痛科等;医技科室12个:药学部、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功能检查科、体检科、高压氧科、理疗室、介入导管室。其中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1个(骨伤科)、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3个(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1个(骨伤科)、广东省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吴海雁)、广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陈伟刚)、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心血管科)、广州市中医名科1个(针灸科)。骨伤科、心病科、妇科被评选为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2020-2022年)建设项目;脊柱、创伤专科为区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F3.8pe1=4dq75n

骨伤科现有八个病区,除了能够开展各类骨科手术之外,骨伤科还利用中医特色,开展各类骨折和脱臼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通络止痛方”热喷治疗软组织损伤、小针刀、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此外,还利用中药封包、中药方剂、耳穴贴、中药湿敷、穴位放血等,帮助患者解决术前、术中、术后出现便秘、发烧、失眠、血瘀症等问题,深受患者的欢迎。骨伤科还拥有多个中医特色自制剂,如桃红跌打风湿贴、伤科消痛酒、软伤消痛散、骨科外洗剂、四黄散、四黄膏、双柏膏、复方田七止痛片、生肌软膏等,有效为患者解除各种病症。除了中医药特色突出之外,骨伤科在番禺地区是分科最细的专科,设有脊柱专科、创伤关节专科、手足显微外科。目前在各种复杂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关节畸形翻修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脊柱非融合技术、脊柱畸形矫治、脊柱微创技术,高危脊柱脊髓伤病救治、骨与关节软骨、交叉韧带、半月板关节镜下诊治,断肢断指再植术、游离皮瓣移植术、四肢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等方面技术力量雄厚。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环枢椎后路固定手术,断肢断指再植术,游离皮瓣移植术等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x9;,Dh6~7bB3;7a

脑病科大量运用中药、中成药,配合针灸、理疗、按摩推拿等中医康复手法,以治疗脑血管疾病为主,并开展多种脑病科疾病如眩晕、头痛、郁证等治疗。除了常见的头痛、眩晕、失眠、意识障碍、各种不明神经痛或原因不明的疼痛等常见病多发病之外,脑病科对各种脑病疑难杂症,如脑血管病(中风)、头痛、眩晕,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小脑萎缩、痴呆等)、癫痫、睡眠障碍、神经免疫病(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和颅内感染等多种疾病都具有较先进的诊疗技术,已经成功治愈多例危重患者和复杂病例。在各种原发性头痛的诊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各种疼痛疾患,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Z6-8ZR8;5IB2-9G

针灸科以中医传统的刺法、灸法、推拿、中药为主,结合近现代针灸方法(如电针、头皮针、耳穴、针刀、平衡针、腹针、岭南陈氏飞针、热敏灸、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刺血疗法等)及康复理疗技术在广州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L4:3Yb9+,hB6?5s

脾胃病科拥有一支具备系统的中西医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的专科医师队伍,专科设备总值500多万元,拥有电子内镜主机2台,电刀工作站(高频电刀)1个,富士及奥林巴斯系列电子胃肠镜10余条等。科室还重点突出中医优势,强调中药口服及中医外治共发展,开展了穴位贴敷、中药封包外敷、耳穴、刮痧、中药沐足、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胃肠功能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多种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F4:1XE9?,uw4.3d

眼科在广州南部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 x8+9eV14jh1~7w

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经与介入导管室整合后于2020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顺利完成冠脉造影、PCI、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等高难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130余例,各例手术术后恢复好,均无并发症发生。同时,充分运用药物超声离子导入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通过辨证施治,切实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降低住院费用,持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m4~7LF8.9wc7+8U

肥胖与代谢病科于2020年7月开科,主要诊疗肥胖与常见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累计220余人,人均住院七天减重约8斤,出院后绝大部分人无反弹现象,并持续缓慢减重。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比约1/3,80%以上均停药治疗,血糖控制平稳,病人反馈良好。 T8.7gJ5+8ao8;,u

五、技术联盟 C4+6AA2;5e06:5o

医院加入了“广东省中医医联体”,以及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的岭南中医急诊、脑病、肺病、皮肤、膏方等医疗联盟,与该院乳腺科组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中心番禺分中心,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吴祖春教授带领的生殖团队开设中医助孕门诊,以及等途径向名老中医专家借脑。与区内8所医院及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组建“番禺区中医医联体”,为医联体提供组织管理、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探索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 q,?6MN4+6Xv5:7I

六、科研与教学 I7;,Uw,2Rp5+6X

科教工作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及成果应用紧密结合,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带动全院科教工作不断前进,形成了医、教、研协调发展的格局。 O8=6yb3;4qc5:9s

我院是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承担香港中医学术促进会会立中国中医推拿针灸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增城卫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医药技护学生教学、实习任务。2010年,成为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基地。目前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已招收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中医硕士研究生19名;任湖南医药学院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24人。近年,医院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8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9项,区级科研课题立项48项。 Z7;3Ky8+8YJ3=9A

七、医院文化 Y7;3h036AW9,R

医院核心价值观:大医精诚、以人为本 K2-3Qz2:3GV9-3I

院训:明德精医,敬业为民 M1+6fN3;4tG5.9L

办院宗旨:精中医、强西医,突出专科特色,全面综合发展。病人信任、员工爱戴、同行尊重、社会认可。 w1~4RE6?7BI4!5q

院歌:《做百姓康宁的依靠》 h5~4gZ2-3fo9:7Z

八、医院荣誉 g3+,tu8=5Jz,~,X

在全国533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位列第66名,考评等级为A; “广东省中医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骨伤科被评为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 Z9+20D3;3iv3=,u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93号 h5+,zN9-1fo3=3l

途径公交车:中医院(番禺)站:番4路,番5路,番11路,番12路,番13路,番18路,番22B线,番28路,番51B路,番68路,番91路,番97路,番99路,番100路,番146路,番147路,番148路,番149路,番150B路,番150路,番160路,番165路。 r1?7kc6=1Qq2-9g

中医院分站:301路,南沙65路,南沙65路(快),南沙68路,南沙68路(快),南沙70路,番2路,番3路,番4路B线,番6路,番8路,番10路,番12路,番13路,番92路,番92B路,番141路,番142路,番143路,番165路。 D3~2lM8:3JU9-3K

地铁:地铁3号线市桥站或番禺广场站下车后转途经中医院(番禺)站、中医院分站公交线路。 l7?,TQ4:1BS9.3P

医院文化

一、医院核心价值观:大医精诚、以人为本 r3~1Wp8=4HN9-7C

二、院训:明德精医,敬业为民 g9!,ub7.8zS,!8n

概念:院训是医院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医院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医院办院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医院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医院员工应明确救死扶伤、维护健康、广施仁爱之德,坚持精求医术、爱岗敬业、服务社会之操守。“明德精医,敬业为民” 是我院院训和服务理念及为医目标,反映了行医以德为先、以术为重的中医药文化传统,体现了公立中医医院立足大众健康福祉和承担为民服务的宗旨精神,是医院全体员工奉行的准则和办好中医院的根本保证。 J1:,gG5!5Zl3:6R

明德:取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该经典被引申为:“为医之道,在明明德”,含义是医者要彰显人人固有的、自身所具的光明德行,提倡崇高的道德品质,医者要以德为先。 t3-8cD8.9vz9;2p

精医:取自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大医精诚》。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医疗技术持续改进和提高,是医院和每位医务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i9.4NR,4DJ6=2I

敬业:语出《礼记》,“敬业乐群”。朱熹有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就是要敬畏医学、热爱医疗事业,对自己所从事职业要有负责的态度,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e7~7zs5;,kD7.4B

为民:就是“一切为了病人”,“为民”是“明德、精医、敬业”的具体体现,是院训的落脚点,也是我院坚定不移的办院宗旨。 g3!7If1:4MS,.8d

三、办院宗旨 o8+1KS9?9sn3-4Q

坚持中西医结合,精中医、强西医,突出专科特色,全面综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品牌医院。 M1=4LC,=6OG4+8c

病人信任、员工爱戴、同行尊重、社会认可 k3!3Id2:4Nx5+9q

四、院徽: G,.,IA4+8OD7.3B

徽标以医院行业四红心、白十字标志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字回纹行业标志有机组合为主体,表达中医医院识别特征,体现行业性;以书法院名和岭南中药“木棉花”图案反映番禺中医药特征,体现地域性;以方圆、反白构图和英雄木棉花交会雌性人参图案,反映阴阳观和中医思维方式及仁本生命思想,体现学术性;以和谐自然绿色及红白色构图表示维护生命(朝阳生机)尊重生命(圣洁卫生)。图案整体阴阳分明、方圆有度、动静结合,方便制作,且绿和古朴双色选用可满足不同审美。 x6.9OJ1=4jN8+3M

五、院歌 Y7?8TM420Y5:9k

做百姓康宁的依靠 Y3;9pm4!6ul7?9A

——番禺区中医院之歌 o2;5qZ9:,Dd5+6r

心手相握的那一秒,您的苦痛我知道, x5+7ap6=,Al23h

岐黄后裔的神圣职责,让您的痛苦化为微笑。 l7.5wP9:5UW5+2N

挥手再见的那一笑,您的气色多么好, r8:8gj6-9tV5!60

从此告别了病魔缠绕,生命的阳光更加美妙。 U21Ii2:4sT4~8r

我们取天地精华,我们采人间百草, P4!7eg9?8qN1!2c

我们发扬千年国粹,炼成救治百病的良药。 F1!3mm9.,CU2;5P

我们悬济世之壶,我们扬生命之道, z,.4UH9+1dQ5=8W

我们煎去人间病魔,要做百姓康宁的依靠。 F2:9Gi3.6aL6.4r

历史变迁

1958年 d9!7SL8?8xW2!7P

中医院门诊部成立 V3;4qD9=3RO,!9v

1958年4月15日,正当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俱兴之际,一座破旧的关帝庙内“番禺县联合中医院门诊部”诞生了,它就是中医院的前身。 v5.9xs8~1jd3=4z

1959年 W,?3ib9-2Em8!3l

改名市桥公社中医院 t9?9VS86UU4~8G

1959年8月,该院改名为市桥公社中医院。 X9.9dO6!5tF,!2x

1970年 W9+1Fs2=5Me,!5a

扩建留院部 O9;8qC4-8In1;6R

1970年,该院扩建留院部,增设手术室一间,第一例手术眼科白内障切除术成功,打响了上世纪70年代第一炮。 o9.8xx1;6ja3~1C

1978年 V6=5jo6=5Qc6=7S

筹建“市桥中医院” y6+2oA8!2nX3~6I

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医务工作得到重视,中医院简朴的医疗环境牵动了旅港乡亲的心。1978年10月,以“香港番禺工商联谊会”名义发起筹建“番禺市桥中医院”。 l3-4RU3!1LF4+9J

1984年 w6-6QY9;8sk6.4Q

市桥中医院投入使用 U2?8gF8?6vB6~9q

1984年2月19日,番禺市桥中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新楼的使用,改变了中医院落后的面貌,使得医学水平大为提高。 l23sg3=7Ql5?5t

1986年 y4!7JW,-9cU6;5Z

改名为“番禺县中医院” Y8:4GZ5~9lG9?,D

1986年5月13日,该院从镇属集体所有制转为县属全民所有制,改名为番禺县中医院。 B8.7TW3?,sd6~7v

1994年 K9?6uk1-,0d8=4N

住院楼(敬贤楼)竣工 V2?5Yn5:,cE6;3g

1994年12月,由港澳人士何厚铧先生母子资助、市政府资助的住院楼(敬贤楼)竣工落成。 s5;8hp9:1Mc3~3a

1997年 047vI5;9pX8~2r

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v4:5DD9?1AZ3:1C

1997年3月,经广东省中医药局复审通过,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m8:4lC9=9Qt,-7n

2007年 C8.2yD2;,VM29U

评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 z8=,ui7.,yH31T

2007年3月,该院被定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 U5=8FW3=6nW4!6F

2009年 z2?4Yi3~6ql,:5c

医院占地面积增加6倍 Y,:5Li,:4Ym5?8P

2009年10月, 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正式移交番禺区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增加了6倍,扩大到30555.3平方米。 s,.3cS5?2QQ9-4D

2010年 z8=3xn4-8Xl3=7N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r9;3kL,:7Vt6.9x

2010年5月1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区中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挂牌,为该院逐步从“大专科小综合”向“强专科大综合”的模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m3~8ic,+3XN9;4d

2013年 g8=3Ly2:9wX7=8y

评为国家三甲中医医院 K4!3va5~5tI,~4P

2013年1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Q9~8Yx56oE9;9r

2019年 F6;4TY4=9BN3~1L

组建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 D18dz9!4ao5:4d

2019年2月26日 番禺区中医院与番禺区化龙医院组建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 s39og1-,uN5+4U

2020年 a7;1AC38Cj9!1x

成为湖南医药学院的教学医院 G4!8Ys6~7nT9-7v

2020年7月23日上午,番禺区中医院成为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签约授牌仪式圆满举行。 k,!8pF,?4Zy9-4n

2021年 d3;2MW9=2eS2-6q

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m8!8Ag8.6Mq9-8C

2021年5月10日顺利通过创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工作现场评审。 S8!9Ak7=6Ub2.6c

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W8~4BZ1?5Yg7!,J

未来,番禺区中医院将建设成6个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强大、专科优势明显、服务番禺、辐射广州、影响广东(前十名)、知名全国(前百名)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H1.3Mr1-3dI89Q

医院荣誉

番禺区中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66位,居中医类广州市区属医院第一名; “广东省中医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H2+5Em5=8bV4=4w

骨伤科被评为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广州市“1357”工程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脑病科、心血管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是广州市名科;脾胃病科是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护理部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多年来,医院在各级组织的文体比赛中获奖累累。 C,;7xc8:5Xh6=6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相关热词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