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成立于198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有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二级学科,1986年获环境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获环境科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年获准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中德环境技术中心获准成立,2001年中加能源环境生态中心获准成立,2005年,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与控制实验室”获准成立,2009年通过验收,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环境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环境工程二级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8位,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B+。目前科研条件优越,拥有实验室面积7000m2,大型仪器设备200余台。2016年,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全球ESI前1%;首个由国内权威媒体为第三方发布的公益性大学学科排行榜 “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位列环境科学与工程第十,其中“人才培养指数”单项得分100分,全国排名第一。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入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US NEWS 2020年世界学科排行榜发布,湖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排名为内地高校第9位,全球205位。2019年,湖南大学环境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软科发布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湖南大学环境专业进入前8%学科。 2019年 6月19日,京领新国际热点头条,世界环境科学高被引论文中国高校排名,湖南大学排名第2。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约350人,研究生约450人。 V3~2F02=,aS3=,a
本学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勇于创新的中青年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知识、专业、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目前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所)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其中37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8人是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曾光明教授2017年、2018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工程Engineering领域),连续 5 年(2014年-2018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M1-5zY1-,KU8~4Q
多年来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特色明显,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科学研究层次较高,中外学术交流活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5个稳定且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系统工程与清洁生产、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与生态工程,而且均已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本学院承担了3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湖泊污染湿地修复”、重点项目“三峡工程建成后水量水质变化情况下洞庭湖湿地演替规律及其修复方法”和湖南省成果科技重大专项“城市生活垃圾与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部级二等奖18项、省部级三等奖40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30余部。在全球权威期刊Science上发表letter论文9篇;2019年7月11日,ESI发布HOT PAPER 榜单中湖南大学上榜42篇,其中环境学院发表论文上榜29 篇论文,其中Environment/ Ecology领域12篇(占全球热点论文10%)、Engineering领域10篇、Chemistry领域6篇、 Agricultural Science领域1篇。2017年国家发明专利申请95项,获授权24项;2018年国家发明专利申请65项,获授权20项;2019年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9项,获授权45项。 Z4+3vf1!3jo6-,F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近五年期间,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5篇,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篇;获钱易奖学金、上海同济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10余人。培养本科毕业生38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445人、博士研究生毕业221人。本科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获全国大学生环境实践虚拟仿真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1项,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铜奖1项等奖项。近三年(2017-2019)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75%、100%、100%,升学率分别为45%、50%、51.32%,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7.09%、97.92%、98.97%,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建集团、设计院、环保公司等。2017-2019届本科毕业生17人(占毕业生人数7.5%)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海外知名高校深造;2017-2019年14名研究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知名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联合培养。 J9.7FR9-5fo,?5d
(以上信息于2020-04-03更新) q5!4BD,-4AD8=50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