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锁定
主办: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馆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飞虹路32号
网站指数
2023-5-6 18:09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3-8-3 08:41
最近更新

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网站详情

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简介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活动;开展有关社会宣传教育、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团队;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和创作辅导,开展文艺研究;承担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搜集、整理、保护等服务工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 f3=,FK2;5Fm7.5Z

郴州文化介绍

郴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千百年来郴州人民在这里辛勤劳作,开拓创业,发展和沉淀出丰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郴州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现就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I990s15up9:4k

一、郴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I6=8Vh1:7ZM89C

1.郴州是湖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郴州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炎帝神农氏发现“嘉谷”、教民耕种、开创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神奇地方。耒水、耒山,都因神农及其后裔在此制作耒耜而得名。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佛文化发扬壮大的福地,苏仙、王仙、成仙得道之能事在民间广泛流传,通医道、识百药的苏耽用井水煮桔叶医治瘟疫,跨仙鹤升天,留下“橘井泉香”佳话传遍五湖四海,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和医药界的象征。郴州历来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宋文人杜甫、韩愈、刘禹锡、秦少游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市内著名的风景区苏仙岭因其美妙的神话传说,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岭上宋代的“三绝碑”、市内的“义帝陵”、北湖韩愈的“叉鱼亭”、坦山“劝农碑”处处记载着郴州古老的历史, 1988年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H1=2C03:4zy,:5c

2. 郴州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素有“楚粤之孔道”之称。长期发展中,郴州人既充分汲取了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和自强不息的锐气,又继承发展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大气和拼搏进取的勇气,成就了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养育了邓中夏、黄克诚、萧克、邓力群等一大批中国现代史上高级的政治军事人才。尤其是朱德、陈毅所发动的湘南起义,成为了中国革命史、建军史上不朽的丰碑。郴州还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起飞地,老一代中国女排集训郴州,卧薪尝胆,成就“五连冠”伟业,震惊世界排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郴州精神深入人心,鼓舞着郴州人民战胜了罕见的洪灾、冰灾,郴州被誉为“英雄的城市”。 j95Yd6+6fl3!10

二、郴州风情独特,文化艺术繁荣 n5+,xO,:20g1-8p

1. 昆曲艺术蜚声中外。郴州传统文化艺术厚重,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其中尤以昆剧最负盛名。昆剧(又名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极高的声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郴州占有一席的湖南省昆剧团,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文化部确立为全国专业昆剧保护院团之一,在充分吸收郴州地方戏曲、语言和民情风俗的基础上,其创作、演出的《雾失楼台》、《荆钗记》、《彩楼记》等昆曲被列为经典剧目,剧团曾经出访英国、爱沙尼亚、新加坡等国家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高度评价。 C3!6dC9?4It9+4h

2. 民俗文化异彩纷呈。郴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郴州辖区内有27个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地域特色独特,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古老质朴的民间戏曲,又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如傩戏傩舞、安仁赶分社、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歌、香火龙、元宵花灯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其中以汝城香火龙、嘉禾伴嫁歌、瑶族盘王节、宜章夜故事和安仁赶分社最具代表性。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活动。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我市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剧《伴嫁》以音诗画的舞台艺术形式,再现了湘南地区的农村婚嫁习俗,展现了我市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n9~2Pt4!8Br9=1S

3.广场文化独树一帜。郴州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色明显。在市中心城区,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构建和谐平安郴州”为主题的“林邑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已经叫响,以五岭广场、北湖公园为中心,覆盖城区各大广场、社区的文化活动处处可见,腰鼓、舞龙舞狮、音乐、歌舞、戏曲、故事会、电影、游艺和书法、摄影展览等形式,深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各县市区广场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群众广泛参与,打造了北湖之夏音乐周、桂阳欢乐广场、宜章廉政文化广场等鲜明的品牌特色,形成了专业团队为主体,民间团体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文化新气象。郴州广场文化活动以其健康向上、红火热闹的文化氛围与形式,吸引着人民群众,成为群众业余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z41WJ4.5VU5:9f

三、郴州体系健全,文化事业发展 S7:7dr8~3Ud5-4O

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郴州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M71kA8.10s5?6l

1.打造三大平台。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二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平台,三是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通过打造“三大平台”,强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将建成“三馆一中心”,即市有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和市演艺中心,县级都有文化馆、图书馆和剧场,到2010年全市将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点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网点。依托这三大平台,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经济、科技等相关信息资源,切实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 y6?1zJ,?4Rv3.8K

2.建设三大中心。为了提高城市品位,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满足市城区老百姓需求,市委、市政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市中心城区建设“三大中心”,即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市演艺中心。市文化中心项目投资近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含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演艺中心项目总投资6034万元,设观众席1306个,并配套会议室2个,是融会议和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工程;市体育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规划用地约305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三大中心”的建设,使郴州文化设施建设大跨越,城市品位大提升,服务群众的平台大完善。 g9+6lH58ts8~4i

3.实施三大工程。一是“文化惠民”工程,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三是“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包括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送戏下乡、演艺惠民等,这一工程实施后,全市将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一场电影,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网点,每年全市专业剧团送戏下乡500场次以上,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大餐”。“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包括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与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目前全市有文物点800余处,馆藏文物8000余件。在郴州市城区出土的西晋简牍,填补了我国晋代简牍史上的空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打造具有郴州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精品剧目、影视作品,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昆曲《荆钗记》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剧展演优秀展演奖、《湘水郎中》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剧目奖”、《雾失楼台》获全国昆剧新剧目观摩演出优秀演出奖、小品《摊灯》获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金奖、《湘南,一个英雄的故事》获首届湖南“湘人湘歌”大赛金奖,《那年冬天》、《兰韵千秋》、《伴嫁》、《一天太守》等文艺精品相继公演并通过国家、省级专家验收,郴州有3名艺术家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根据郴州现实题材改编的电影《芙蓉镇》、《她们的船》、《雪红》等先后在全国热映,郴州文化艺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T1=,zJ,;3XV2;1K

“郴”字独属郴州,郴州属于世界,我们热忱欢迎各地的朋友走近郴州,在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交融中感受郴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L5;9mX3-3wC,.,y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郴州市文化馆(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郴州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相关热词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