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简介
一、 建国前中国小儿外科及同期国外情况 O3!3WR3!,Wu2;7U
(一)祖国医学在小儿外科方面的成就 Y,+8VF2?9vR9!5b
有人类以来,婴儿出生时断脐,由咬断(俗称咬脐部)到割断(剪扎)就反映了孩子对外科要求与实践;同样,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跌打损伤、感染脓肿等,小儿对外科的需要和实践更多于成人。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略举祖国医学中有关防治小儿外科疾病的一些文献记载如下: F2-3Gl5-4qr6!5n
秦汉以来,就出现为人们熟知的阉人(宦官)。“七岁净身”就是以睾丸切除为主的“手术”。尽管这是为封建皇帝服务而摧残人的残酷“手术”,但被害人能够大多数都活下来,这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没有一套熟练的操作技术恐非易事。从泌尿外科角度来讲,这可能是最早的睾丸切除术的记载了。早在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脐炎的描述:“初生断脐,因浴水入脐或尿湿包裹,风邪侵入,故疮久不痊,风入伤经脉,则变为痫”,形象地说明了脐炎发生的原因和并发破伤风的可能性。对于膀胱结石,巢氏亦有很好的观察:“小儿石淋者,淋而出石也。其状,小便时茎中痛,尿不能速出,此时自痛,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水道塞痛,令人闷绝。”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其中不少述及小儿外科疾病,如丹瘤(丹毒)、嗓口、脐风(破伤风)等。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书中,对于先天性畸形疾患,如并指、缺唇、侏儒、肢废等都有阐述。元代儿科学家曾世荣著的《活幼心书》中记有:”小儿瘰疬多生于耳后及颈项两旁。初发只一枚,次必连生,大小十数,缠绕项下,累累如贯珠。逐个先肿,作脓穿破。轻者可愈,重者难除。疮穴流脓,终岁不干,谓之瘘管”。明代医学家王肯堂著的《外科准绳》中,也述及许多小儿外科疾病,多属感染脓疡。还有对肠套叠的描述:“儿生五月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痛者,左胁下名痃气,右胁下名癖气,如面黑目直视,泻黑血,口鼻手足冷,不进食者死。”关于小儿外科手术,史书上也曾有记录。晋书85卷《魏咏之传》记载兔唇的医治,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需百日进粥,不得笑语”,魏咏之接受了手术治疗,卒获全愈。公元16世纪明代孙志宏著的《简明医彀》中有肛门闭锁手术记载:”罕有儿初生无谷道大便不能者,旬日后必不救。须用细刀割穿,要对孔亲切。开通后用绵帛卷如小指,以香油浸透插入,使不再合,傍用生肌散敷之自愈。”从我国丰富的古代医学文献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对小儿外科疾病的防治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n9-,hz74nn4.5I
(二)解放前我国的小儿外科工作的贫乏 I6.4td2=,uQ9+6R
解放前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很小的儿童医院,主要诊治儿内科疾病,虽然引进一些当时的国际水平的诊疗方法,却根本没有小儿外科。小儿患有真正需要手术的外科性疾病,如先天性畸形、急腹症、肿瘤等,都到成人医院由成人外科医生手术和治疗。20世纪初也曾有肠套叠和嵌顿疝手术复位的各案报告,而那个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外科医生既不愿意也不会熟练地做小儿外科手术,难免造成不应发生的后遗症及较高的死亡率。张金哲曾在1950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期间,汇报了北大医院1948~1950年2年间小儿外科病儿死亡率为29.6%,而成人外科当时的病死率为4%。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当时的美国、欧洲、日本、前苏联等医疗条件好的国家,小儿外科的规模也较小,很多方面也刚刚起步;更何况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解放前我国文献中也有一些有关小儿外科内容的报导,但多是个案报告。诸福棠1943年主编的第一版实用儿科学一书中,也包含有小儿外科疾病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外知识。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朱履中和马安权等老一代曾在美国参加过一些小儿外科学习,但回国后因条件所限,主要从事成人外科,偶尔做一些小儿简单手术。事实上,中国小儿外科的建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06;3XZ3.7dy3=9p
二、中国现代小儿外科学的发展 n1!,nm8+1Ws3=5a
(一)中国现代小儿外科先驱与创始人 Q1-6Ru6=8Bp8;5z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人们面前属于小儿外科方面的形势是,一方面国家制订了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方针,为我国小儿外科专业的创立制造了良好的条件。1950年7月笫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北京)上讨论决定要加快我国的妇幼卫生事业,各省都纷纷筹建妇女儿童医院及保健院;另一方面西方诸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封锁,企图孤立我们。所以,我国小儿外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国内涌现了一批立志从事小儿外科的中青年外科医师,和一些著名的儿科、外科、麻醉科的老专家们积极支持小儿外科专业的创立。在这种条件下,下面几位医生就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小儿外科开拓者。 e1?3uX7~2iI2:4a
马安权(1911~1977)男,汉族,广东省中山县人,1911生。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38年日本攻占上海,他放弃圣约翰保送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深造的机会,参加抗日战争。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外科医生。奋不顾身抢救伤员,被誉为华侨抗战英雄(他生于澳大利亚)。1945年抗战结束,回上海任教于圣约翰大学。经该校教授Dr. McCracken介绍,前往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学院Dr. Ravdin指导下进修2年后,分配到附属费城儿童医院学习小儿外科专业,与Dr.C.Everett Koop共事。1949年全国解放,他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仍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为上海同仁医院外科主任,私立儿童医院会诊医师。1954年圣约翰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儿科系,他被任命为小儿外科教研组组长。1954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成立,被聘为小儿外科主任。创办了小儿外科专业病区。1956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我国第一部小儿外科学教科书,组织北医的张金哲、上一医的王赞尧、上二医的佘亚雄、过邦辅共同编写。也成了我国小儿外科界跨地区交流的第一声。1964年中华儿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大会,第一次组织了小儿外科讨论小组。马安权为组长,全国有20多人参加学术讨论并打下组织学会的基础。马安权学术根底深厚,谦虚不傲,平易近人,受到同事尊重和爱戴。1977年9月病逝。享年66岁。在美卧病期间仍关心国内小儿外科工作。马安权为我国小儿外科早期创建工作作出巨大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多次负责举办全国儿外科进修班,培养了大量人才。遗著有:小儿外科学教科书第一版,小儿外科学及护理,小儿急腹症学等,及论文多篇。 g,!7NI9~5tv4?5F
佘亚雄(1917~1995)男,汉族,湖南长沙市人,1917年10月18日生。194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曾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广慈医院和上海第二医学院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1953年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1960年任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时,选为副组长,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为国际小儿外科杂志创刊时第一任中国编委。在腹部外科和食管外科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多数当时国际新技术都由佘亚雄首次引进。如:巨结肠Duhamel手术,肛门直肠畸形的Stephen观点等。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肠套叠的气灌肠治疗。使得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避免了手术,推广遍及全国城乡以及第三世界,受到国际上赞许。特殊致力于小儿外科教学工作。中国的小儿外科学教科书从第二版开始均由佘亚雄主编,多次组织全国专家修订、改编。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编写著作数十部,其中《小儿外科学》“小儿肠套叠”均为国内最早的专著,获科研成果奖多项,先后培养了大批小儿外科专业人才和近13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地的业务骨干。曾任上海市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及常委,民盟上海市第八、九届委员。1986年被法国斯特拉堡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94年获上海市侨界烛光奖(比利时华侨)。1995年病逝。临终前一周还在病榻上完成小儿外科名词修订搞,如期寄交中华医学会。 g,-4Fn78Pt,!,a
张金哲(1920~ )男,汉族,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人,1920 年9月25日生。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1950年在北大医院首建小儿外科专业,1955年建立北京儿童医院外科。1958年开办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学员多成为各地小儿外科骨干。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选为组长,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主任委员。现为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名誉主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顾问,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及国际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顾问。有不少外科技术改进,如肌肉注射基础麻醉,腹部手术中的“张氏钳”(巨结肠手术) 、“张氏瓣”(胆肠防返流手术) 、“张氏膜”(松解直肠外纤维膜延长直肠残端) 等为国际同行所称道。各项技术改进5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著书4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先后培养了数百名小儿外科医生和近2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该奖为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贡献奖。2002年获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 H5:2oS8?6gP95S
童尔昌(1921~2008年)男,汉族,浙江宁波市人,1921年3月生,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武汉同济大学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现任武汉同济大学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后从事小儿外科专业,成立了当时全国较早的小儿外科专科。1964年发起并负责编辑全国第一本小儿外科学术杂志——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使全国同道梦想成真。1980年成立小儿外科学组,选为副组长。正式组织出版“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并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总编辑。1987年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为首任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在先天性巨结肠、小儿肠梗阻、肠套叠和新生儿外科等方面造诣很深。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了第一部小儿外科手术学及小儿腹部外科学等大型著作多部。为大百科全书及医学百科全书小儿外科部分的主编。获科研成果奖多项。1980年担任全国首批小儿外科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大批小儿外科专业人才和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曾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科协名誉副主席。 05;2er1;4YF4!3h
(二)、中国现代小儿外科初期工作的开展 T2-8sx8-2gV9~8D
小儿外科的建立,很快就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北大医院1949—1950年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几乎为100%;而1951—1952年立刻下降至10%以下,以后又迅速降至5%以下。小儿外科开始时,尽管人手十分短缺,如北大医学院小儿外科,只有张金哲、潘少川2人,他们依靠当时的北医成人外科各专业及儿内科医师护士的大力协作和支持,急症病儿来者不拒。一般普外急诊,张、潘二人处理,其它复杂的专科急症,先做初步枪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请有关外科专家会诊,既积累了危重病儿的抢救经验,又逐步学习了外科各专科技术。首先重点开展了难度不大的疾病的诊治,待树立信誉后,再逐步开展复杂的手术。国内上海马安权、佘亚雄、王赞尧和武汉的童尔昌及我国其它地方也都经历了这种相似的历程,即先易后难的技术发展过程。当时小儿手术最大的问题是小儿麻醉,由于全身吸入麻醉必须用的气管插管的缺乏(国外封锁,国内尚不能生产适合于各年龄小儿专用的不同型号插管),当时只有很少的大医院才能开展小儿手术。北京(在麻醉专家谢荣教授帮助下)首先使用直肠注入或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成功并推广后,小儿外科工作才得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另外,适合于小儿的手术器械也相当缺乏,只好到处找代用品,并需要医生自己动手改制器械。业务开展受了很大的限制。但不管怎么说,当时小儿外科作为一个专业已迈开了它的步伐。 W2.,ZZ9=7ez3~5r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及以后,小儿外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像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广州、以及全国各省省会等城市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儿外科病区。都是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如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从1955年的20张床扩大到上百张床。1962年有30名医生,床位160张;现有70名医生,200张床位。1956~1957年,由马安权领衔(另有张金哲、王赞尧、余亚雄、过邦辅)编出了我国第一本小儿外科教科书。同年卫生部先后委托北京(1958年)、上海(1959年)先后举办了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大量培养了儿外科专业医师,促进了全国大城市儿外科的创立与发展。此时儿外科领域中的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麻醉、血库、相关的化验、x线检查、教学、查房、进修培训等都有了比较好的管理经验及规章制度,部分医院有了专门的小儿外科讲义,儿外科已经超越专业小组的范畴,成为了独立的专业科室。尽管这只是少数大城市的情况,但比起小儿外科刚起步时的情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而且代表了当时我国小儿外科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60年代初,我国各大城市都有了相当水平的小儿外科专业及带头人,如哈尔滨何应龙、广州赖炳耀、沈阳李正、西安王修忠、济南季海萍与张学衡、上海吴守义、马孝义与金百祥、重庆王赞尧、陈文龙等,加上北京的潘少川、黄澄如、上海的丁文祥等,对我国小儿外科的兴起与各个分专业的发展起了先驱的作用,并成为我国第一代小儿外科医生的代表。 n8-9kV6+8Zf97X
50~60年代,我国小儿外科工作的重点以急症为主,特别是急腹症。上海佘亚雄成功推出的“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可以称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90%的肠套叠早期病例可以不行手术而治愈,技术简单安全,很快为全国各地掌握,甚至县医院也达到90%复位率的效果,国际上广为赞许。后来,80年代,沈阳王光大又成功的推出B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治疗肠套叠,更为世界瞩目。 z2-1UJ5.7vb,+7X
50年代早期,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孤立,尽管我国现代小儿外科虽然起步艰难,发展较快,依然是西方体系,但引进途径是多语种多渠道的。如张金哲和马安权(英语),佘亚雄(法语)、童尔昌(德语)、季海萍、赖炳耀、李正、王修忠(俄语)、王慧贞(日语)等。现在看来,我国现代小儿外科学的技术受到世界发达国家小儿外科影响(其中受美国Ladd-Gross的影响最大),但是主要工作与技术发展还是基于本国大量的临床实践。 S8!,iv9;8jk14i
(三)1960~1980年间我国小儿外科及分专业的进展 z3;6NP7;6iq2;,t
1960—1962年许多医生护士在生活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看病、手术、科研、教学、护理等,我国小儿外科继续前进。在北京、上海等地,小儿外科的规模、手术例数、病房床位、急症救护水平等,从临床死亡率降低方面,已经不亚于当时发达国家的水平。特别是儿科学系医学生和护士毕业后成批地直接到小儿外科工作,壮大了小儿外科的队伍。例如至1965年底,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医生人数已经超过4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年医生,这就为小儿外科继续扩大规模和后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除了急症外,普外专业发展迅速。张金哲的“环钳斜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可以作为代表。一时各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中国人改良术式在儿外科界竞相斗艳。骨科、泌尿外科和新生儿己孕育着成为独立的专业。由于业务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儿科大会上(在北京)组成儿外专题讨论小组,推选组长为马安权。全国各地有20多位小儿外科医生代表首次相聚在一起,他们提出两条对中国小儿外科发展意义深远的要求。第一要成立小儿外科学会,第二要创办小儿外科杂志。由张金哲、童尔昌分别筹划组织工作。当年下半年就出版了“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 i4+4oK5-9fg,!7j
1966年6月至1976年,小儿外科工作和其他科学工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儿外科全体同仁并未因此而动摇,在可能的条件下坚持开展了一些工作。如中西医结合小儿麻醉,非手术治疗急腹症等儿外科常见病、新生儿术后呼吸道管理、以及先天性巨结肠的非手术尝试等。1972年恢复工作不久的张金哲和潘少川就提出在小儿外科内正式成立骨科、泌尿等各专业组的规划。1974年上海丁文样等,用自制小儿人工心肺机开展小儿心外专业,开办小儿心血管外科培训班。此期间,儿外科进修工作尚在继续,特别是1972年后,进修人数又恢复到以前。在这里,特别应该指出卫生部、高教部外,部队医疗系统(人民解放军、公安等)也建立了儿外科专业。1973年解放军总院正式建立了较强的小儿外科专业(马承宣、刘贵麟领导)。其它部队医院医生像邹中寿、苑锋、赵波等都是儿外科专业带头人。另外如铁道、钢铁、煤矿等系统也都开始了小儿外科的工作。童尔昌联系各地同道,出版了四期“武汉新医药小儿外科专号”。 B5~3As2.6hN6-5t
1977~1980年是我国小儿外科工作的复兴阶段,特别是各个分专业的建立和开发,促进了小儿外科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学术活动空前活跃。1978年余亚雄主编的“小儿外科学”和童尔昌主编的“小儿外科手术学”相继出版;1979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三次小儿外科教科书编写会议,明确了上海二医佘亚雄的主编:1980年由何应龙(哈医大)、张世恩(哈尔滨儿童医院)组织,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小儿外科学组。有120人参加大会,这是空前的大型活动。1980年迎来了自己的全国性的学术专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的诞生。提出了国产小儿外科手术器械的研制,由上海马孝义负责组织与工厂联系合作,生产了小儿外科各专业成套的专用器械,并有的还行销国外。1980年起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起动,为我国加入世界儿外科界并占有一席之地开创造了有利的时机。随着全国职称工作的开展,儿外科上千名医护人员有了自己的职称(包括相应的教学职称在内),从而进一步地发挥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为此,儿外科专门成立了自己的医学学科考评委员会;1977年恢复大学学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考试招收儿科医学大学生。 v2-,ry3:3NG9+8V
(四)“三个承认”和1980年以后我国小儿外科的发展 h8;6uO8:,bs,-1l
1980年至今是我国小儿外科大发展的时期,首先,代表小儿外科特点的新生儿外科在国内大中城市有了稳定的水平。各专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矫形外科(又称骨科)、泌尿外科、胸科心脏血管外科、成形外科、肿瘤外科等,后来居上,大有超过普外专业的势头。这些专业很像小儿外科开始的样子“寄人篱下”,如今已经“翅膀变硬自己会飞”,各自组织了分专业小组。到90年代中后期,不时有各个分专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或者以自己专业的名义参加国际地区性或全球性专业会议。1980年第一次招收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医学研究生,由此开始了小儿外科大规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1983年首次在儿外科门诊中出现了专家门诊。1984年韩茂棠、张金哲在天津市卫生局合作下在天津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小儿外科讨论会。1988年又在天津组织了第二届国际小儿外科讨论会,有15个国家和地区到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韩国金宇基(当时尚未建交)和我国台湾地区林哲男等8人(首次和大陆儿外科界接触)参加会议。1985年在卫生部支持下,青年医师王汉在北京成立了个体的“北京儿童外科医院”,以门诊手术为主(2001年并入通州区妇女儿童医院),属于小儿外科专科门诊性质。1987年正式成立了小儿外科学会,从此我国的小儿外科才能理直气壮地称为小儿外科学,并且提出如下的宗旨“为了制订诊断与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与能达到的疗效标准,不是为了行业垄断。”这是小儿外科学在我国医学界得到承认(我们称为第一个承认)。大量的专业性文章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小儿外科学及其各个分专业的工作蒸蒸日上。 A2:1QR6?4xM5~3g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空前活跃,对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许多国际上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来到我国讲学,我国学者也应邀到国外讲学及交流,广交朋友。如美国的Kiesewetter、Gans、Koop Hendren、Grosfeld等教授,英国的Lister、Young、Spitz等教授,日本的骏河、葛西等教授,还有上百位国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到我国访向。介绍了现代小儿外科的新技术、新观点。同时我国小儿外科医生也纷纷到国外讲学、访问。近百名中青年儿外医生和护士,到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学习与交流。他们其中很多人学成回国,带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为病儿服务。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小儿外科技术之间的差距。与港澳地区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后更加突出。香港大学的图申(Saing)与谭广亨,中文大学的郑振耀、杨重光联系很广;1986年开始与祖国宝岛—台湾的儿外科同道洪文宗、林哲男、巫堂条等开始了接触,以后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共同活动。1998年在沈阳中国医大,成立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一些国内的著名专家被聘客座教检或授予外国的荣誉称号、会员、及国际上著名刊物的编辑顾问,提高了我国小儿外科的国际声誉。1997年张金哲选为小儿外科学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内科技界对我国小儿外科成绩的承认与赞许(我们称为第二个承认)。国内其它一些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先后获得过全国劳模或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00年7月在第47届英国小儿外科国际年会(BAPS)上,将被誉为国际小儿外科界最高奖 ——“Denis Browne”金奖授于张金哲教授,这是中国小儿外科医生首次获得的国际大奖。说明中国3000名小儿外科医生已经加入了全世界小儿外科的大家庭中,也是国际儿外科界对我国小儿外科界的承认 (我们称为这是第三个承认)。以上提到的“三个承认”都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使我国小儿外科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不断发展壮大。由行业的自我承认到全国承认,又到世界的承认。这些都是我国小儿外科界全体同人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拼搏的结果与光荣。但是永远不要忘记党和国家的正确政策。没有上百个新建儿童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在短时间内如何有数千名专业小儿外科医生队伍成长?没有“科教兴国”如何有如此宽松的发展条件? n4-2Qz8:,Cb3;3l
中医是我国的特长,在我国小儿外科技术中已有些利用并占有一席之地。针刺麻醉虽然在小儿外科已被屏弃,但已证实能在基础麻醉下用于小儿。挂线方法治疗小儿肛瘘、小夹板固定用于小儿骨折、中药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以及在术后恢复调理等方面也很成功。证明中医在小儿外科领域里必有所用,有待大力挖掘和探索。日本小儿外科学会下设有“汉方研究学会”,中国是中医的大本营,世界小儿外科界肯定希望中国小儿外科界能在这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G31Wl,?9ZX,!7N
在90年代初,我国在临床疗效上某些代表性的疾病的疗效基本上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如食管闭锁、肠闭锁、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肾胚瘤、横纹肌肉瘤、脊柱侧弯、肢体延长、尿道下裂、先天性心脏病等。然而,国际上90年代的高科技进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想使我国的小儿外科学整体上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步进入国际上小儿外科的第三个里程碑,必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经过一代新人不懈地努力才能做到。如果按10年算一代,小儿外科已经历了五代人的努力,新的机遇正等待有志于小儿外科学的新人去拼搏、去创新,中国的小儿外科学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q4~,Cs7-6aE43m
(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与医学著作 K4,ir11L03-3B
作为我国小儿外科学科唯一的专业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从1980年正式创刊,至今已有20余年,和小儿外科学的发展一样她也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1958—1959北京、上海相继举办儿外科医生进修班,进修回到当地工作,将治疗体会和一些问题写信告知进修班;1961年开始,北京儿童医院将来信和回答以油印的方式寄给曾经进修人员。大家称为“小儿外科通讯”和“通讯网”。以此来进行学术交流与连络。1963年由`北京张金哲、上海佘亚雄、哈尔滨何应龙、重庆王赞尧、沈阳李正、武汉童尔昌、广州赖炳耀分别每月各出一期,称为“儿外通讯文集”。196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儿科大会上,童尔昌提出由武汉承担出版专业杂志,在《武汉医药杂志》名义下,正式出版了《小儿外科附刊》,并请郭沫若同志书写了刊名。1964年8月刊出第一期,以后每2个月一期,至1966年6月中止。1966年至1976年,童尔昌勇担风险,克服种种困难仍然组织了4期《武汉新医药儿外专号》。这艰难的4期,显示了儿外科同道们的敬业精神和凝聚力。1978年在挂林第七届全国儿科大会上正式批准成立了小儿外科学组,同时恢复出版小儿外科专业杂志。1980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承办《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童尔昌任总编辑(第1~5届)。从此《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稳步地发展起来,成为现有统一形式的中华系列医学杂志。现在,杂志栏目齐全内容丰富,包括高精尖的基础科研、临床创新、成果普及、经验介绍等,代表了我国小儿外科学术水平和方向及权威性。现在,不论哪位小儿外科医生和护士,都能以在自己专业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而感到自豪,而更多的是从中受到启发和提高。2002年初,‘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湖南刘宏总编辑)试刊发行,同年10月‘小儿肿瘤’杂志(重庆金先庆总编辑)开始发行。更丰富了小儿外科的交流园地。与此同时,小儿外科学范围的文章论文也发表在其它专业杂志上,包括国外的一些著名的杂志上,也同为小儿外科学知识和材料收集与传播的宝库。 h28Gz,?,Ya3=6f
随着小儿外科工作的开展,20世纪50—60年代,除国家指定小儿外科学教科书外,全国各地陆续地出版了小儿外科学讲义,随之又编写或翻译了不少专业著作:如美国R.E Gross著的“小儿外科学”(孙建民摘译,马安权校 1957),苏联Telnovsky著的“小儿外科学与小儿矫形外科学”(朱洪荫译,张金哲校1957)“小儿外科学”上册(余亚雄主编 1978),“小儿肠套叠”(佘亚雄1978)“小儿阑尾炎”(张金哲主编1978),“小儿外科手术学”(童尔昌主编 1978)等。改革开放以来,小儿外科学有关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股地涌出。1978年在桂林全国儿科会议期间,余亚雄、童尔昌、张金哲等人倡议撰写一套小儿外科大型参考书一一《小儿外科全书》。共同拟定十个选题(册),先后完成的有:《小儿矫形外科学》(潘少川主编 1987),《小儿门诊外科学》(张金哲 陈晋杰主编 199l、1999) ,“小儿神经外科学”(蒋先惠主编 1994)等。其它如:《实用婴儿外科》 (王德生主编 1984);《临床小儿外科》(金百样主编 1991) ;《小儿烧伤》(李济时等主编 1993);《小儿外科手术图谱》(王果 潘少川主编 1994);《小儿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王果、李振东主编 1994);《小儿外科临床综合症》(诸先秋、徐尚思、沈玉成主编 1996):《小儿泌尿外科学》(黄澄如主编1996):《小儿外科危急症学》(张书锋 高晓群主编 1996);《手术学全集·小儿外科卷》 (刘贵麟主编1996);《小儿肿瘤学》(余亚雄 应大明主编 1997):《实用小儿外科新型手术图解》(张金哲主编 1997);《小儿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王汉林主编 1994);《现代小儿胸心外科学》(冯爱征 郅兴义 乔晨辉主编 1998);《小儿骨科学》 (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主编 1998);《小儿肛肠外科学》(王果 李振东主编 1999);“实用小儿肿瘤学”(张金哲、杨启政主编2000年);“小儿外科手术学“(王果、李振东主编2000年)等,尚有很多大小著作不胜枚举。 D3+1rm7+1bB8~3n
此外,小儿外科医生和护士还参加了其它医学学科或专业著作的编写工作,如《实用儿科学》、《黄家驷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大百科全书》、《医学百科全书》等。一部分专家还应外国出版杜之邀,出版了外文专著,如“Ano-rectal Diseases Among Children”(张金哲著1993)也增加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M3+9rr6~,gY4:2Y
关于科普著作和宣传,小儿外科界一贯比较重视,无论报刊、书籍、录相电台、电视都有数量众多的报导和作品,一些项目还获得了省市局奖项,其中张金哲荣获“全国突出贡献科普作家”(1990年)的称号。许多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努力宣传解释,把小儿外科的知识告诉广大人民群众,把预防意外伤害、急腹症、畸形、肿瘤等最新的认识进行普及,甚至有的医生在出门诊时,随身携带各种常见病的小卡片赠送给家长,受到家长和病儿的热烈欢迎。 B1,eA6!3iv,:8l
可以坦诚地讲,尽管我国小儿外科学界做了很大的努力,毕竞与其它医学诸学科来比,还是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拥有,像诸如儿科学、外科学等领域那样以拥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黄家驷外科学》等这样经典的大部头著作。还需要老中青齐努力,在学术著作、杂志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r8;8bo4:,bE12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