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是我国较早开办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少数院系之一,曾用过物探系、信物系(1993-1999)、信息工程学院(2000-2010)等名称,办学历史悠久。 w2;4AJ8:7EM5.,F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一流科研平台、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授18人,副教授40人,超过8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超过50%的硕、博士研究生导师有一年以上的国际交流经历。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400余人,在校硕、博士研究生300余人。 r5;2yc6;4Fe2;4y
学院下设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物理系(含大学物理教学部、大学物理实验室)等3个教学系,1个综合实验室;建有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出版专业学术期刊《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是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单位。 O3?4bM1~7ef13W
学院现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开设有地球物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在地球物理学(理学、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学、二级学科)两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物理学(理学、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建设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地球物理学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 d62hz43UR8+6A
学院高度重视学术氛围建设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开办有“地物大讲堂”“地球物理学院论坛”“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本科生系列学术活动等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发展机会。近年来,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下,学院大力支持优秀研究生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同时,学院学生可以通过“2+2”的培养形式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等国际高校的学士学位。 y3-2Bv,-7kL6.3N
学院科研、教学实力与积淀雄厚,先后承担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教育部科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获部省级各类科技成果奖5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获批省校级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获得省校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建设有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10余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t8+,Lc9;6Ye1!8O
学院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科研立项组建创新团队、设立奖学金、举办竞赛等支持学生创新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主要在油气勘探、矿产勘查、工程勘查、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国防建设以及IT等行业领域就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约30%学生毕业后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地球物理学院各专业自创办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学院校友遍布国内各行各业和世界各地。 R1=3IK4.4YG4:9n
历史沿革
地球物理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建立的地球物理教研室(后更名为地球物理勘探系),曾用过物探系、信物系(1993-1999)、信息工程学院(2000-2010)等名称,办学历史悠久。 L8=5yc1+9CC9:30
一、学院现状 S8!9pO7.1Wj2~7e
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学院现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在地球物理学(理学;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学;二级学科)两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建设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单位。 A6;1wE37ol6;4K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教授21人、副教授35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劳动模范1人,四川省“百人计划”海外特聘专家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人,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建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设有地震勘探、工程与环境物探、电磁场与电磁波三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地球物理学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地球物理理科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地球物理及大陆动力学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地球物理多尺度成像研究、油气成藏及开发与天然地震的关系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T4;2zr7.2Dy7-3x
学院现设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在地球物理学(理学;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学;二级学科)、应用地球物理(工学;自设学科)等三个学科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在校博、硕士研究生500余人。 c3-3Ji3?2oR6:2G
学院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科技立项、设立奖学金、组织竞赛等支持学生创新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主要在油气勘探、矿产勘查、工程勘查单位就业,约1/4学生毕业后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学院校友遍布国内各行各业和世界各地。 R3?2EI3-5Lu1.4c
二、组织机构沿袭 n6-3da1;1gO5+7C
1958年学校建立地球物理教研室,并开始招收第一届勘探地球物理本科生。 o,?4mH1:5fm4.9x
1960年创建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系,至“文化大革命”前已经为国家培养八届700余名本科生。 T9=3TN9:7Ek8.3e
1972年更名为应用地球物理系,并恢复招生。该系专业面覆盖地球物理勘探较宽的领域,含金属物探、石油物探和地球深部探测。地球物理勘探系在这一发展时期,经历了我国“三线建设”、“石油大会战”和70年代的地震活跃期,先后派出大批教师作为技术骨干到相关行业从事矿产资源勘察,油气藏勘探,地震台网建设及地震监测分析预报和地球物理科学考察,解决了大量的地球物理难点问题,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D3:4Kp1~2bz6?1H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1993年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之后,于1994年更名为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简称信物系),这一时期,该系根据学校依托传统专业,扩展新专业、新领域的部署,于1992年开始设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科、信息工程本科和计算机应用本科等专业。 o8~4Uo5.9hl14V
历任系正、副主任有李亚希、郭志修(系革命领导小组组长)、袁顺生(系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宣制晖、包吉山、刘雄、袁顺生、周熙襄、刘馥、王邦华、李正文、陈宏明、郭绍雍、朱介寿、李录明、李才明、王绪本。历任党总支正、副书记有王子箴、刘登渠、蒋发学、刘雄、陈华玢、王华之、康万福、杨光惠。 n9;8WS3?6vt7?9g
1999年7月,由原成都理工学院的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工程系合并组建信息工程学院,历任学院正、副院长有王绪本、周家纪、杨绍国、李钰、雷宛、苗放、童开宇、李正文(名誉院长),历任学院党总支正、副书记有:李钰、蔡柏香、杨光惠、董淑乾、卿志成、雷宛、宋洵、王乐宏、康万福、谢大欣。 v8.7An6=9Kh9.7h
2010年10月,由原信息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四个专业组建而成现在的地球物理学院,历任学院院长有王绪本,历任学院党委正、副书记有雷宛、陈礼仪、黄勇,现任学院正、副院长为曹俊兴、童开宇、阎建国,现任党委副书记为曹辉(主持工作)、周新梅。 i2;7hT8;9xd5~9f
曾经在学院工作的教授(按姓名拼音排序)有:包吉山、曹家敏、陈礼仪、邓明聪、丁绪荣、方晓懿、冯敬英、付汝林、郭绍雍、贺振华、黄德济、黄兰珍、黄先律、江玉乐、李才明、李录明、李正文、刘馥、聂勋碧、石应骏、史保连、田宪模、王理、王志、肖慈珣、严忠琼、于汇津、章正刚、赵宪生、赵志超、钟本善、周家纪、周熙襄、朱介寿等。 X3-5YQ7!6JN5=6w
正在学院工作的教授(按姓名拼音排序)有:曹辉、曹俊兴、陈学华、邓继新、郭江、李琼、李瑞、梁春涛、苗放、王华军、王绪本、文晓涛、肖红跃、张正阶等。 v1+3hH8?9Da7+5H
曾经在学院工作的副教授(按姓名拼音排序)有:白祥兰、蔡柏香、陈宏明、陈华玢、陈世红、程荃、邓一谦、邓祖焱、董春山、董淑乾、都景荣、杜奉屏、范师美、扶永铭、付唯一、何昌礼、胡永彤、黄玲、黄兴万、李雄辉、李有泉、李钰、李智儒、林孔端、林隆述、刘舜化、刘恂元、罗建群、马孝清、钱宗良、秦政、权兴谦、粟英姿、汤斌、陶淑娴、王华之、王乐宏、王家兆、王礼堂、王绍玲、王湘乾、王永庆、王志美、吴权周、伍钧、肖崇礼、谢大欣、谢惠伦、熊辉、徐公达、杨光惠、叶祥华、易云或、余慧宁、俞一纲、袁丽英、袁庆华、张世熹、张显仁、张政、朱克安等。 q4~9oJ6-3rw6-4C
正在学院工作的副教授(按姓名拼音排序)有:陈建华、陈小凤、程冰洁、程俭中、程先琼、代锦辉、邓邦林、何晓燕、贺锡雷、贾真、李晶、李墨萍、李澎、李侠、李勇、刘瑞、陆从德、马勇敢、毛立峰、唐红、唐湘蓉、童开宇、王山山、吴朝容、熊高君、熊晓军、闫珉、阎建国、余华、张兵、张传瑜、张晓琴、张由群、周怀来等。 p2~3Zm,+6th65x
三、本科人才培养 H69A09.2Jr1;7w
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为勘探地球物理,1972年拆分为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石油及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75年新增地球深部探测专业,1985年合并为勘查地球物理专业,1993年更名为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当年在校学生,1990级在最后一学期补修计算机课程,但未变更专业;1991级大部分转至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原专业仅留下15人;1992、1993级学生大部分转至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信息工程专业)。1998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应用地球物理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等专业合并,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学),延续至今。我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后,仍以培养地球物理勘探人才为办学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6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年开始一本批次招生。 J,.2uY63dJ3:3T
1999年获准开办地球物理学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X6=4Ac,.1rC4.1K
2005年获准开办应用物理学专业(理学)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2015年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B1;4Bi1:4x07.4j
2008年获准开办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工学),同年开始招生。 o2+8DM9+,gI6;9N
2013年获准开办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2015年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e3~,NR7~7Bv6!7s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 O4!6CG8:1VI4:4h
四、学科发展情况 g4+7Mq3=7On93o
1976年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当年开始招生;1998年国家对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调整,“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变更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2006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n7~3zS8?9yY7!5y
1997年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3年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自设了应用地球物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固体地球物理学获批四川省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i,?8uM9!8Ul6;9z
1992年开始合作建设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获批设立地球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于2015年开始接收研究人员。 y8+9mq3!6zp7~,V
学院现有在校博、硕士研究生500余人。 y5-,JQ6+2fe,.1G
五、科学研究成果 G2~3CS3?8yO5!1x
学院科学研究实力与积淀雄厚,先后承担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5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 m5~4Qf4?,EZ8!4y
学院自2010年11月重新组建以来的“十二五”期间,实到科研总经费15529.787万元,其中地调项目4085.8万元,获批国家级项目98项,国家基金29项,其中重点基金项目4项;学院师生在SCI源刊发表论文81篇,在EI源刊发表刊出论文8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项。 q6~9tI6!4PG6=3J
六、杰出校友 C2?2Lc5=4Af,.8j
地球物理学院自创设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万余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生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所在单位、行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力量,如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前副主席、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讲座教授王之敬博士;国家“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特聘专家、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高级技术顾问余刚博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四川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余嘉顺博士;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阿里巴巴原副总裁梁春晓;原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王小牧等。 a6=2gs,+5jX5~8P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