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工程科,后几经合并、院系调整,2016年,化学学院和化工与环境学院合并成立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年,生物化工学科并入化学与化工学院。 W7+5Wt8.5br6=4W
学院下设2个系,按学科方向设置11个研究所,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个本科专业,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n5.7Pq3=4nU9-1m
现学院拥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QS国际排名位列151-200名,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位列A-(并列第8);化学学科在国际评价系统(ESI)近11万个学术机构中位列第171位(1.289‰),QS国际排名位列201-250名,国内排名第16名。 R4+1CY8;1XS2?9X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教授(研究员)42人,博士生导师7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 Y,~6Xv7=2hg6-8f
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为工信部重点专业,化学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工信部重点学科。 z,.9DH68kJ8=6i
学院现拥有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础化学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种纳米分子科学与技术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研究创新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U6+7uX9!,qk4~3v
近年来,学院立足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与国防重大需求,强化理工结合的特色学科方向建设,主要涉及无机合成与先进材料、纳米材料的分子设计与结构调控、有机分子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波谱色谱分析与化学生物传感、理论与计算化学、表界面化学与催化、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新药创制与绿色合成、生物化工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不仅涵盖了现代化学与化工的各主要领域,而且也包括了21世纪面向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中的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而产生的最新生长点。其中,在多金属氧簇化学、纳米材料化学、含能分子的设计与制备、理论化学、光谱学、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板式脱硝催化剂制备及产业化推广、吸热型高能量密度燃料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企事业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近2亿元;发表SCI论文1300余篇,其中57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60余项。学院教师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1项。 A9;9Df7=5vx9;,M
历史沿革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起源于1940 年在延安创办的自然科学院化学工程科,学院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从战火年代的延安一路走来,历经自然科学院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华北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系,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化学工程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化学学院等历史阶段,直至2016年成立化学与化工学院。80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延安根、军工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为新中国的建立、国防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已成为化学、化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r,:5oY5?8py1?8H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