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介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吉林大学中国北方考古研究室,由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教授担任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我国内蒙古长城地带以及东北、西北边疆及其毗邻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突出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 C63MX9-7nj9-1i
主要业绩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们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把以东北及东北亚地区考古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边疆地区考古学、人种学、环境学综合性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了大量的边疆考古田野发掘和许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任务,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96年经学校领导批准,将中国北方考古研究室更名为东北亚考古研究所,内含三个研究室:史前考古研究室、历史考古研究室和人类学研究室。 Q7.4Dm9;9Kf6=2s
中心机构
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吉林大学的生物考古学科在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和良好的研究基础,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在很多相关研究方向上居国内领先地位。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文物局第五批重点科研基地。 C3:60n3?6Gy5+7Z
科研基地以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类生物遗存—特别是人类的骨骼、牙齿、毛发、器官组织为研究对象,以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为技术支撑和科研创新点,以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为主要特色,以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体质构成和变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国内外学术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自主原发性创新成果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E4~9fC1?,Lr8.5I
科研基地的建立是首次整合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将依托该科研基地实现技术、人才、数据库、科研、教学等多项资源共享,对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特别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与渗透具有典型的、示范性的作用和意义。科研基地作为该研究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平台,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古人类学、古病理学、古食谱学、古DNA等生物考古学研究领域,开展基础性及国际合作研究。 x3-8pn9=5PK2~6x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