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档案馆简介
上海市档案馆始建于1959年12月31日,2004年5月设于外滩的新馆正式对社会开放。上海市档案馆拥有240万卷的丰富馆藏档案,保存了完整的上海城市记忆,构成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T8~6dL1~,cY12M
总体概述
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m9;,oG6=1JB9=9X
仙霞路老馆
上海市档案馆老馆位于仙霞路326号,与上海市档案局合署办公,机构级别相当于正局级,内设8个职能处(室):档案接收征集部、档案保管部(电子档案保管部)、档案整理编目部、档案利用服务部(社会教育部)、档案史料编研部、档案保护技术部、档案信息技术部、行政处(保卫处),依法管理本市各级党委、政府机关档案及其他组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对收集进馆的档案进行检查、鉴定、保护和验收;承担政府公开信息的集中查阅和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工作;为社会开展多种相关的教育活动提供服务。 k82JA8.,wl1?6x
, l7?4Ec3!2Hx6!70
外滩新馆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大楼位于中山东二路9号,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原名“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后改名为“浦江大楼”。大楼于1937年开始建造,1939年落成。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化商业建筑。大楼建成后,曾分层出租给中法工商银行、百利洋行等金融贸易机构使用,荷兰驻沪总领署、瑞典公使馆也曾设于此。建国后曾为上海市机电设计院等单位的办公楼,随着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大楼在使用中经历了多次修缮与改建,60多年风雨历程之后,于2003年3月18日再次开工改建,次年4月23日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正式开馆,成为展现上海城市发展轨迹、对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和公共信息服务的新窗口。 P,1Xr1?5Yf8-8m
步入正门,可相继见到两组共三幅壁画。门厅左右两侧是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的浮雕壁画《传承文化》和《弘扬文明》。作品一为结绳、甲骨、金文、竹简等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档案载体围绕着手持竹简的中国古代史官形象,寓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代史官借助各种不同载体,为传承中国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一为摄影、摄像、缩微胶卷、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档案技术围绕着现代女性档案工作者形象,寓意档案工作者弘扬文明的历史重任和档案事业蒸蒸日上的繁荣前景。同时两幅壁画又通过对比简单展现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穿过门厅在大厅中央的汉白玉主浮雕《都市沧桑》以高针绒毯作底,以金饰铜雕为镶嵌,通过上海开埠至今历史中的主要事件、标志建筑和镶嵌其上的代表性档案,寓意在历史的长河中档案作为文化沉淀和历史见证的重要作用。 M2:6Um9~4eF8!2c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共有11层,底层大厅设有总服务台、售品部和咖啡吧,1-2层为主题展厅,3-4层为专题展厅,5层为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6层为电子阅览厅,7层为多媒体视听室和学生课堂,8层为档案工作者之家和多功能厅,9层为会议室,10层为报告厅和观光平台。 Q6;4fu5-1Le5?1D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自开馆以来,不定期吸纳引进国内和国外富有特色的优秀展览到馆陈列,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如《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文献实物图片展、《海德堡的建筑》图片展等。常设的《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档案陈列》展以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分界点,用两层展厅展示了旧上海和新上海的不同风貌,反映上海的历史发展。清乾隆朱批奏折、八一三期间日军使用的上海战局全图、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APEC会议晚宴菜单等等富有特色的600多件珍贵档案、照片和实物藏品,展现近200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轨迹。 X1-6xC9.3lf4:3a
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设有利用接待处、档案阅览大厅、专题阅览室和咨询服务室,并且在局域网和数据库基础上,设置检索系统,以浏览检索、专题检索、高级检索、搜索引擎等方式,提供档案、政府公开信息、照片、视频资料的多角度查阅服务。上海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64万卷,其中开放档案80万卷,涉及民国时期档案、租界档案、声像档案、现行文件、外文资料等18大类,共1600多个全宗。馆藏声像档案包括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其中部分照片档案已经以数字形式进入数据库,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教医疗、文体艺术、景观人物等各个方面,共22300多张。馆藏政府公开信息3万多件,涉及全市63个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颁布的一般性地方法规条令和各委办局制订的行业规范,是市民了解政策、依法办事的窗口。 P9.1eB6~7Fu7+,Z
作为东方讲坛定点场所之一,2004年至2005年间,共组织开设了东方讲坛24场,曾先后邀请空军政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教授和各界名人主讲。 w95TB1?9Sf7?4E
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专门为学生开设上海历史知识系列讲座、历史研究性课题辅导课、制作成长档案系列讲座,并且不时组织策划各类学生活动,如:“迈入十四岁青春”十四岁生日主题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了解申城历史”暑期系列活动、“抗日战争与上海”主题系列活动等,是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Z,~5Lc4-4EU2!1r
新馆共有5处观景平台,分别位于8楼和10楼,是城市风貌观光的理想场所,一览生机盎然的浦东大地、波光粼粼的黄浦江、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和鳞次栉比的老城厢。 M9.7nc6+9AM4?3y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二十世纪末提出的把各级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建设成“党和国家重要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的要求,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在增强开放性、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与投入,实现了对原位于仙霞路326号的市档案馆老馆诸多建设瓶颈的全方位突破,使之成为上海市档案馆对外开放和服务的基地,并与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加工基地的仙霞路老馆、斜土东路档案科技研究和档案教育培训基地一起,共同构建起了多点互动、彼此呼应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新型档案馆。 v4+7PW5+4Al,!4R
馆藏
档案情况
馆藏档案截至1990年底,有1208个全宗,1039324卷(册),排架总长度1451米,还有其他资料32326册。其中有许多中国近代、现代史方面的珍贵史料,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党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及当时一些进步团体出版的书刊和著名人物的著作;上海工人3 次武装起义的档案史料,1929年上海反帝大同盟成立宣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党市政府、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等政权机关形成的档案;还有反映馆藏特点的英、法、日等侵华机构的档案(包括租界档案)。这部分档案,形成时间从1843年起至1944年止,包括1853年小刀会起义、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等;还有反映中国民族工商业产生、发展的档案史料,如一些金融、工商企业、同业公会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上海市和华东大区一级党、政、群机关及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等。 w,~1ht3;1iU67y
学术活动
自建馆以来,已经接待了朝鲜、美国、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档案代表团20余个。1988年馆领导等出访了南斯拉夫、香港等地,加强了相互友谊,促进了学术交流。1987年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学术讨论会。还派专业干部参加“租界与近代中国社会”等各种学术研讨会,加强了与学术界的联系。 W3!4CG1+2IN4;3y
社会活动
8月11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 z9+4Yc76Yg5=6G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