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锁定 排行
厦门大学拥有优良的人类学专业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的学术渊源和机构基础可以追溯至著名的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和1951年中央高教部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以及50年代厦门大学历史系的考古、民族学专门化等。
网站指数
2021-2-6 05:32
最近修复
编辑次数
2022-10-3 23:11
最近更新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网站详情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简介

厦门大学拥有优良的人类学专业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的学术渊源和机构基础可以追溯至著名的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和1951年中央高教部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以及50年代厦门大学历史系的考古、民族学专门化等。 l8=9zW,+6Zj,?5O

创办人类博物馆

1931年,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民族学组工作的林惠祥先生携眷从北京返回故乡,担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的人类学教授,从事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此期间,林惠祥先生出版了《民俗学》(1931)、《世界人种志》(1932)、《文化人类学》(1934)、《神话论》(1934)、《中国民族史》(1936)等著作,为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族史》至今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34年,林先生创办了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把自己收集的考古、民族等人类学标本向外开放,从而使该机构不仅成为人类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也成为普及人类学知识的基地之一。 u9-2yX4;5Gx6=2a

1951年,林惠祥先生将毕生搜集的文物与图书全部捐献给国家,建议厦大设立人类博物馆展览这些文物,并建议成立人类学系和人类学研究所。王亚南校长接受后,呈函华东教育部转呈中央高教部,此年底即获准成立博物馆。1952年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设立,1953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首任馆长为林惠祥教授。至于人类学系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建议,由于当时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认为人类学、社会学等是资产阶级学科而没被批准,因此林先生成立人类学系和研究所的设想没能实现。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是一所专业性的博物馆,专门收集和陈列有关人类及其文化发展的文物,以说明人类本身的起源演变以及其生活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集科研、教学和社会教育于一身。其主要任务有四:1、作为人类学的研究机构,进行民族学调查,考古调查、发掘和科学研究。50年代初调查了厦门港的疍民,1958年博物馆的成员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同时也从事福建地区的考古工作,为中国东南区民族学、考古学的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2、培养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专门人才。当时因向苏联学习,全国院系调整后,在历史系中保留了民族学、考古学等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因此林惠祥教授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主持考古、民族专门化工作,开设《考古学通论》、《人类学通论》、《社会发展史》、《原始社会史与民族志》等课程,培养民族学、考古学方向的人才。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林惠祥教授曾培养了两名副博士研究生。3、配合教学,供本校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等课程教学的参考。4、进行社会教育,实施形象化的科学普及工作,供校外和中小学生参观。1958年林惠祥教授逝世后,馆长由叶国庆教授继任,1983年后由陈国强教授担任,1994年后,由庄景辉负责,现任馆长由陈支平教授兼任。 w,,fk9?4kY,=8X

1959年,厦大历史系成立考古民族教研室,负责考古、民族学专门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文革”期间,人类博物馆和历史系的考古、民族学科研、教学一度中断。1972年恢复大学教育,197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考古专业。1978年6月,恢复人类博物馆。 g6~2sY4-,FC5.8A

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挂牌

1978年三中全会后,政治与学术环境有了变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开始复苏,有些曾从事人类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出来提倡恢复人类学事业,并倡议把过去散处于各学科与各单位中曾从事人类学的人组织起来。1979年4月在昆明召开全国民族研究规划会议期间,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武汉等地的代表写了倡议书,提倡恢复中断30年的人类学研究和建立人类学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成立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系,以培养人类学研究的后继人才。 w8.8Jy62OB5:5K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1980年6月,在全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开会期间,成立了中国人类学会筹备组,9月成立筹委会。鉴于厦大人类博物馆曾一直坚持从事人类学研究的缘故,人类学会筹委会的通讯处就设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中。1981年5月在厦大召开“首届全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时,成立了“中国人类学学会”,学会的秘书处也挂靠在人类博物馆中。在这次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教授认为厦门大学完全具备建立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的条件,呼吁厦大成立人类学系和人类学研究所,以便为祖国培养人类学教学科研人才。 v9=5tl1!7lO7-8g

厦大人类学系的建设

1981年8月,陈国强、叶文程向学校提出“厦门大学筹建人类学系的初步设想”,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后,于1982年成立筹备小组制定教学计划草案等,并向教育部提出设立人类学专业和建立人类学研究所的报告,同时也开始招收中国民族史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文化人类学方向研究生。 m4~2oi5-7Pc4:9o

1983年教育部批准厦大成立人类学研究所和设立人类学专业,以从事人类学的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工作。1984年2月,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下设人类学与考古学两个研究室,从事文化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的研究和中国民族史、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9月,人类学系也正式成立,下有人类学、考古学两个专业,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有教职员工36人。自此,厦门大学人类学专业拥有了三位一体(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博物馆)的完整学科建制。 K7;2Lx73TJ2?8I

1986年,人类学系招收第一届人类学专业本科生。厦大人类学系、所成立后,首任所长、系主任为陈国强。1987年陈教授调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后,系主任由叶文程担任,所长由蒋炳钊继任,陈国强仍兼任博物馆馆长。1991年叶文程退休后,系主任由李家添代,其到香港定居后,由吴绵吉代。 j3!9js78ab3.1M

1994年7月,厦大人类学系停止招收本科生,考古专业归并于历史系,人类学专业的教学人员均转为人类博物馆与人类学研究所人员,继续从事人类学的研究和中国民族史和文化人类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为郭志超教授。2005年,彭兆荣教授担任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人类博物馆馆长则由人文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兼任。 y51tB1~9sP5+3L

2006年,厦大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恢复,彭兆荣教授担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厦大人类学恢复了系、所、馆三位一体的建制体系,拥有了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后教学的完整学科建制。2004年,人类学研究所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开始招收博士后,2007年,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迎来了恢复人类学系后以招收的首届本科生。2008年,曾少聪教授担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2011年,张先清教授出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 n1=3ws9:9Pf8=8J

今日之厦大人类学

经过几代人类学者的不懈努力,厦门大学人类学自创设以来,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成就斐然,已成为中国人类学的重要基地并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人类学会、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均挂靠于此。人类学也成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目前除了拥有民族学、人类学、中国民族史等硕士点外,还拥有人类学、民族学两个博士点。培养的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有的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或学科带头人。人类学系拥有业务精湛、梯队合理的人类学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门从事人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员工2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或助教6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教学经验较为丰富。建系以来,已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出版各类著作近百部,论文1000多篇。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光明日报光明杯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优秀成果奖多项。 g8-2fL8=6hH6.4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相关热词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子站详情
厦门大学 共收录 个子站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厦门大学就开始了早期的新闻教育,开启了中国人办新闻教育的先河。1983年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大陆率先以“传播”冠名,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2007年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正在为打造面向海洋、亚洲一流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立足中华并具有国际化眼光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