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于2019年4月由中央编办批准成立。这是中国科学院党组顺应党中央对科技机构改革的总要求,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Q,;1Ro7=9d04~9u
其中,电子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为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于2012年在原遥感应用研究所(1979年)、对地观测中心(2007年)基础上组建,为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光电研究院组建于2003年,是光电工程、航天航空和应用科技等三个主要领域兼具总体管理与技术总体职能的高技术研究单位。 P2;5ap8.7IH1.5i
空天院共有在岗职工28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00余人,型号总师、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在读研究生1500余人。 t6+6Xc3;3ah5:2F
空天院拥有23个国家级/院级重点实验室、中心、非法人单位,依托原有几个研究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产出和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目标,已基本形成了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研究方向。 a4.3PG8~7OB4-7I
空天院拥有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项目办公室、CAS-TWAS空间减灾卓越中心(SDIM)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有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与系统分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处理专委会等学术组织;建有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办的《国际数字地球学报》(IJDE)、《微系统与纳米工程》(Microsystems&Nanoengineering)、《地球大数据》(BigEarthData)》、《卫星导航》(SatelliteNavigation)、《电子与信息学报》、《雷达学报》、《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在国内外发行,享有较高的声誉;主办中国遥感大会、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 Z,3lH8=2EN2!1b
未来,空天院将进一步建设强大的空天信息研究团队,成为引领我国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学院和光电学院,形成科教融合教育科研新机制,成为国内排名第一、国际排名前列的培养光电与空天信息类高端人才的教育机构。 q4-6tj3;2Lj6.2w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于2017年7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其中,电子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为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于2012年在原遥感应用研究所(1979年)、对地观测中心(2007年)基础上组建,为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光电研究院组建于2003年,是光电工程、航天航空和应用科技等三个主要领域兼具总体管理与技术总体职能的高技术研究单位。 Y9+6ia2:,Aa5:9U
重要历史节点 j6~8jK5?4vc2;2h
1956年9月,根据国务院制订的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并从北京物理所、长春电机所等单位抽调48位科技人员,租用西苑大旅社6号楼开始创业工作。 o1:,hv45dz8!2s
1958年7月迁入中关村,正式启用中关村研究基地,相继成立十个研究室。 C1~8Qk7-1Gh9!2t
1960年3月,建立0305工厂,学科设置几乎覆盖当时无线电电子学的全部领域,职工达2000余人。 E3~5EU2!4FJ4=3Y
1960年7月12日,经中国科学院第五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C8;7PJ4.6dW5+3C
1964年,根据中央提出“建设三线”,专业分工,组织拳头,合理布局,加强重点学科发展的统一规划,电子所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声学、电线路、天线及电波、量子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等学科902名职工从电子所分出,分别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航天部504所)两个所,援建了上海光机所、电子部22所、55所、156工程处(航天部771所)、701工程处(洛阳测控所)五个所。 L,=8JF5-7yK7~7G
1965年8月,华东电真空研究所236人并入电子所,电子所成为以真空电子学和气体激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研究所。 B1=,m04;9ou12X
70年代末,电子所又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事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等四个领域的研究,使之重新成为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型的电子科学研究所。 B2;9UK97cb9.8K
电子所逐渐形成了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领域五个优势学科以及探地雷达和FPGA技术两个新技术增长点。 r1+,jJ2+4Eh,!6K
1979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正式开启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之路。分别在热红外、高光谱和雷达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农业估产、遥感找矿、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取得多个中国第一。 B2+9Ii88Cz6!6r
1986年,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接收国外十余颗卫星数据,为国土资源、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提供95%以上遥感数据支持,填补了我国在卫星遥感技术领域的空白。 w,.3dO2:5qj8:1S
1985年,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成立,引进两架遥感飞机,在遥感科学实验、仪器校飞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B1!6CD7=8Hz5-5R
2007年3月,中科院党组对全院遥感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在遥感卫星地面站、航空遥感中心和数字地球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H,~2ew3!2vP2~,g
2012年2月,中科院党组再次做出全面整合遥感所和对地观测中心的战略部署,成立了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O2:,mB9;1pa9-2q
2000年9月,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组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H7,Uy9;1AW1:8K
2003年11月经中编委批准正式成立;同年12月,中科院党组决定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划归光电院。 e4~8OG1?2Uc6!6t
2005年6月,中科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系统总体部。2009年3月,中科院成立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两总办公室依托在光电院,构成了光电院在光电与空间领域的总体构架。 l7+8II2!3fc3-2Z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k7:2zO,5Yh1-5H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